怎樣賣東西給年輕人




问题

怎樣賣東西給年輕人?:新科技、新媒體、新語言,跟千禧世代消費大浪變成同一國!


(本書定義為生於1977至1995年間,千禧世代的年齡層未有統一定義,一般認為於1980年代初至2000年之前出生者屬之,大約相當於臺灣常說的「七、八年級生」世代,中國的80後90後)

1.千禧世代是Market with(合作行銷)而不再是Market to (行銷給......)

人們是自己的媒體、自己的創造物(自我中心導向),你必須讓他們參與,讓消費者推著你的點子前進,他們想要有互動,重視參與報酬率而非投資報酬率,你不能永遠只對他們發出訊息,卻遲遲不端出東西來

 (參與型經濟/不甘於被動的消費者)

他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,有沒有幽默感比音樂運動或個人風格更重要

2.行銷就是在建立關係,但很多品牌卻只想做一次,用一夜情的方式在處理關係。

試著跟顧客建立長期關係,你投資多少在他們身上,他們就願意投入多少,並且要理解不同世代的考量與價值觀,例如一趟一生一次的非洲之旅,大學畢業生跟有家庭有小孩的消費者選擇基準點是不同的。

3.大多數公司都有一群千禧世代的員工,不要只把他們當員工,而要想辦法讓他們成為你品牌的消費者,從他們身上挖出想法、產品&行銷的商業構想等等,讓他們參與研發。

4.對千禧世代的族群來說,科技或網路並不特殊,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比起其他世代,他們更有可能把網路當成傳播自己想法與經驗的平臺,要是沒跟上社群網站或媒體上的話題就會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麼

因為善用google的關係,常常知道得比老闆還多(以前的老師或老闆可以在臺上呼嚨人,但現在大家隨身都有手機,聽到什麼就會順手搜尋)

和父母因科技而拉近距離,並具有影響父母採購選擇的能力,遇到問題或是購買上的抉擇時,不一定會尋求專家意見,但一定會尋求親友及社羣的意見,網路讓他們有強烈的心理認同與心理支持

5.只有16%年輕消費者期待品牌透過社群互動,28%消費者期待自己提出的疑問能夠得到品牌回應
逛街購物時,在貨架間自然而然使用行動裝置的顧客非常多,是什麼讓他們願意當下購買而非上網購買?

與其創造訊息,不如創造與品牌相關的文化(內容行銷)好的內容是能夠讓人採取行動的資訊,讓顧客願意主動分享給他們的朋友,與他們最重要的人分享

6.千禧世代的教育程度最高,卻也是最難找到工作的一羣人,因為舊有的經濟市場提供的職缺不足,傳統經濟不好,讓他們不得不找其他出路,傾向創業的自造者Maker和自修者Fixer,72%想創造出讓人們喜愛的事物。

因為工作機會少,所以收入與生活落差大,以往人們說的冒險大多是旅行或是刺激的體驗,但對這個收入落差大的族羣來說,只要是新奇特別讓人產生好奇心的體驗都會追求,像是體驗美食或是參與活動等等

7.粉絲有很多管道可以免費取得音樂,對他們而言,買專輯是對歌手的獎勵,但若產生更個人化的連結,他們就會投入,覺得應該保護那些藝人。

8.千禧世代六種市場區隔
主流:謹慎、全球化、公益、渴求資訊(女性為主,就業率偏低)
老派:自信、獨立、不依賴網路(跟網路&外界的連結較少)
科技:成功、掛網、自由(男性居多)
綠生活:敏感、健康、公益、綠生活
千禧媽媽:健康、旅行、寵小孩(收入偏高,社交活動多)
反千禧:保守、在地關懷(節省派)



沒力史翠普

蒔花養草,養貓養妖怪
偶而來點ㄦ文字與圖
總之是個任性而且孤僻的傢伙XD

聯繫:paris520@gmail.com
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聯絡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