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野學的書我覺得是建立
對於設計或品牌的概念很棒又很簡單的入門書
而且他總是能把複雜的東西講得簡明易懂
所以他在台灣有翻譯的書我幾乎都有買
今天跟大家分享之前做的讀書筆記
最近打算把讀書筆記之類的資料慢慢匯總起來
所以可能有空就貼一點過來~
--------------
從賣到大賣-水野學的品牌設計講義
-------------
目錄
第一堂課 為什麼做了好產品卻賣不掉?
▲不管什麼工作都需要設計性的觀點
▲以設計為武器的顧問工作
水野學的工作內容主要分成二類
一類是設計:廣告,商標,包裝設計等平面設計,產品設計,商店空間設計
另一類是企業顧問,從設計角度切入,幫企業提高銷售率,解決生意上與經營面上的問題。不只是把東西賣掉而已,要做的是把東西賣到爆 #品牌設計
▲「大賣」的三個方法
1.發明:把不同東西混在一起
2.製造熱潮:打廣告
目前基礎功能都已經被發明光了,品質也都很穩定,價格戰也差不多了,想單純以功能跟款式拉開差距,除非買家很認真比較,否則很難發現差異,如果硬要以差距取勝,可能會做出很奇怪的商品
▲產品「愈來愈難被青睞」的時代
只是做出好商品就醫定會大賣的觀念,對廠商根深蒂固,但對消費者卻不是
▲品牌就是「味道」
大家對某家公司或產品所抱持的印象
品牌就是一種呈現方式的掌控
▲蘋果「一切」都很帥
戴森得獎後無人青睞只好自己做
外殼根本就不用做成透明的,之所以做成透明
是因為戴森吸塵器裏頭的構造是功能性設計
但外殼的透明殼卻是裝飾型設計
(強化品牌的特殊性)
▲這社會很缺「懂得掌控的人」
這時代要讓東西大賣就必須打造出品牌,因此絕對需要掌控你的呈現方式(能掌控的人才很重要)
-----------------
第二堂課 人人都能活用設計
▲為什麼一聽到「藝大」就退縮?
拋棄掉只有懂的人才懂的逃避心理(品味情節或設計情結)
▲品味到底是什麼?
品味並不能用客觀的好或不好來區別
品味是把你累積收集到的知識最佳化的能力
*很會穿衣服的人是因為原本就累積了很多關於穿著打扮的知識,他們只是基於自己所知的穿著知識,根據時間,場合,地點,體型等條件做出最佳判斷
*想要擁有品味就得先擁有知識
▲了解經典與標準
1.了解經典與標準
2.找到流行
3.找出共通點
看書上網找資料時可以先設定一個大方向
看了一堆資料後會自然而然發現大多數人認定的經典&標準的情況是什麼?<這就是基準點了,可以找出【普通】的標準,就會知道什麼是奇怪或特別?
▲市場正在「空心化」
不需要特別做出市面上還沒有的東西,因為可能消費者根本用不到,所以有很多商品滯銷,實際上滿足消費者真正想要&市場的中心部分是空白的,完全沒有任何選擇
*提供能夠填補這份空白的商品
▲了解流行
經典X標準的另一面
▲站在「使用者觀點」思考
不要從製造者的角度來思考(容易完成的東西容易多產)
不滿意腳踏車的媽媽(每天都在忍耐醜又不方便的腳踏車)
▲「概念」是「創作時的地圖」
概念可以闡述為製作原因=地圖
這份地圖最好盡量簡單,越複雜越難走到終點
因為同一件事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做,還有別人也在做
定義與設計時,讓人一看就懂,就不會產生誤讀或誤會
暢銷後勝者為王
▲找出共通點
只是知道知識沒有用,要去咀嚼吸收,精煉你自己的知識
▲沒有無法解釋的設計
品味是靠知識累積
不要覺得自己沒天分&不懂設計
第三堂課 品牌可以改變這麼多
▲不要想突然轟動武林
有品牌力加持才能持續熱銷/區隔市場/贏得消費者的心
▲品牌力強大的企業,共通的三大要件
1.領導者具有敏銳的創意嗅覺
2.經營者聘任創意總監當自己的右腦,進行事業判斷
3.領導者底下直設創意特區
領導者在創意上的嗅覺敏銳,連帶讓公司跟著發揮創意的企業,真的比較容易在各種細節上貫徹美感,也更容易打造出強大品牌
▲為何優衣庫起用約翰‧C‧傑伊?
▲從經營者角度,或從創意者角度?
▲品牌設計只是手段<<不要本末倒置
品牌設計很重要,但品牌設計並不是最終目的
營業額&銷售才是目的
就算再喜歡,賣不掉就沒有意義
▲什麼東西怎麼改,才能增加魅力?
好賣的東西也要看最後的銷售成果
▲不請自來的提案
雖然已經有固定客群,但評估市場規模難以成長
乾脆就以新企業型態來衝衝看>溫故知新<<
日本生活中的種種智慧
▲為何連裝貨的紙箱也設計?
跟人品一樣,別人不經意從旁看見的細微處,其實左右了別人對我們的印象,應用到企業或商店上也一樣
▲企業活動始於「目標」與「理念」
▲「理念」能拓展企業活動的格局
#經營與設計的距離愈近愈好
(這一章主要講跟中川政七的合作,可以跟中川淳的書一起看)
第四堂課 如何找出「大賣的魅力」?
▲穿上「該穿」的衣服
做品牌設計步是把所有東西都改得更現代更美,品牌設計時,最重要是讓產品穿上它該穿的衣服。
設計師如同造型師
-提升形象
-改善別人對自己的印象
-形象&氣質符合,不要傻傻以為跟上潮流一定對
▲「特質」就在於「你自己」
需要說謊才能應聘上的公司不適合自己
找尋特質相合的夥伴&路線
特質存在於你之中,不是靠流行的東西或是借用不屬於自己的美感
例如一個游泳選手轉業的諮詢,什麼樣的才是適合這個人的形象與性格的呢?(從內在到外在都好好思考延伸一番)了解越多就越能找到特質
▲花時間提升「完成度」
不要想得太難
找資料時先確定好要花多少時間去找初步想法,例如在三十分鐘內找出三時或一百個點子,先決定好要花多少時間找出多少想法
例如星期天有什麼特徵?
想賴床,準備迎接星期一?
可以這樣一直延伸下去
企劃時也一樣,要用這種節奏快速進行,想到越多越好
接著找出一說出來別人就聽得懂的特徵
接著才縮小範圍提升完成度
如果想出很棒的點子結果做不出來&完成度過低,無法吸引顧客也不能銷售,就失敗了,提升完成度很重要
▲東京中城的「特質」
▲東京中城「人很好」
▲讓宇多田光的「特質」發光
個人品牌塑造
#最理想的簡報,是不需要簡報
▲愈覺得正確,愈要小心說明
▲品牌設計,終歸是呈現方式的掌控
與其說是提案,不如說是對話
▲業主想知道的,是資料彙整完之後呢?
▲為了把設計變成武器
品牌是將累積起的知識最佳化的能力
不要想突然轟動武林(要正中紅心,只要做出一點點差別就可以了)
品牌藏在細節裡(品牌就像在河邊用一顆顆小石子疊成一個大石堆一樣。這些一顆顆小石頭,是商品,是包裝,是廣告,是店鋪......也就是一個企業所傳達出來的整體表現
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即便花大錢打廣告也許能增加溫泉旅館的住房率,可是那不過只是一時的現象而已。真正重要的是讓自己變成讓人想來訪的旅館,也就是必須進行自我改造,調整成大賣的體質
後來把打廣告的錢拿來改造某一層樓
做設計的人一定要有某種覺悟
把對的事情堅持下去的覺悟
所謂的對,不是靠你的個人喜好或你突然想到什麼就是什麼
你也不應該去想你的提案是否能得獎,是否能出名,符不符合你的喜好,這些都不應該存在於你的腦海裡,你的腦海裡就該只單純的存在一件事,就是去圓滿業主的願望,從這層意義上來看,你是否也能堅持做對的事